偃师市汤泉村北依邙山,南望洛水,这个早已湮没于历史长河的小村庄,如今却因书法大家颜真卿归葬之地而声名远播。颜真卿(709-785),字清臣,唐代杰出的政治家、书法家,他为官清正廉洁、刚直不阿、公正无私,对国家忠贞不二,激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。
颜真卿的书法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,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,是书法美与人格美的完美结合,也是“字如其人”的代表。他所开创的楷书被称为“颜体”,与柳公权并称“颜筋柳骨”。历代书法评论家说他的字“忠义之气,溢于笔画”、“望之知为盛德君子也”。
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,26岁的颜真卿以进士甲科及第,开始走上仕途。他为官清廉正直有政声,多次被任命为御史,历任监察御史、殿中侍御史、侍御史、御史大夫等职。任监察御史期间,颜真卿曾出巡河西、河东,巡查至五原,当地有冤狱久拖不决,颜真卿到了之后立刻审明冤案。五原久旱无雨,至此天降大雨,当地人称之为“御史雨”。巡查至河东,他弹劾朔方县令郑延祚母亲死去三十年不给下葬,皇帝下诏终身不予录用,使得天下为之震动。升任殿中侍御史时,御史吉温因私怨诬陷中丞宋浑,将他贬到贺州,颜真卿仗义执言为宋浑辩护。
玄宗天宝十二年,因为颜真卿刚正不阿,遭权臣杨国忠厌弃,被贬任平原太守。安禄山准备谋反时,颜真卿便已警觉,一方面以连阴雨为托词,修筑城墙加深护城河。一方面饮酒作乐,解除安禄山的疑虑。不久安禄山谋反,河朔一带全部沦陷,唯独平原城无恙。
颜真卿联络堂兄常山太守颜杲卿共举义旗,与周边17郡县结盟,举兵20万人抗贼,并被推为盟主。玄宗下诏封他为户部侍郎,又加封河北招讨采访使,辅佐李光弼讨伐叛贼。颜真卿围剿袁知泰,斩首万余,袁知泰败逃。为坚定将领们的平叛意志,颜真卿将河北招讨使之职让给贺兰进明,又赠给平卢将刘正臣十多万军费,并将10岁的儿子送到军中作人质。当时军费匮乏,颜真卿接受李崿的建议,征收景城盐利,并且输送给其他郡县,才使得军资得以保证。在平定安史之乱中,颜真卿无法媲美郭子仪、李光弼等武将的厥功至伟,也比不得张巡、颜杲卿等人的悲壮惨烈,但他以一介文臣联合河北17郡县,抵抗斩杀叛军,大大削减了叛军实力,扰乱了安禄山的大本营,牵制了叛军向西的进程,也称得上功勋卓著。
安史之乱后,颜真卿因平叛有功,曾多次被委以重任,并被封鲁郡开国公,但因为他性格刚烈耿直、不媚权贵,又屡遭贬谪。在地方任上,颜真卿勤政为民,深受百姓爱戴。他51岁任饶州刺史时整治匪患,四境平安。53岁任蓬州长史时救助灾民,民颂其德。颜真卿回到京师不久,又因反对宰相元载结党营私、阻塞言路而被贬官。
元载因专权跋扈被免职处死后,颜真卿重回京师任职。后来奸相卢杞擅权,厌恶颜真卿的刚直,时刻对他衔恨于心。德宗建中四年,李希烈叛军攻陷汝州,洛阳告急。卢杞借刀杀人,以颜真卿德高望重能说服叛军为由,唆使德宗皇帝派已经75岁高龄的颜真卿前去劝谕。颜真卿明知一去难返,却慨然前往。被叛军囚禁期间,李希烈以宰相之职利诱,颜真卿丝毫不为所动。面对刀斧加身、生食其肉和活埋火烧等威逼恐吓,他毫不畏惧,主动投火赴死。李希烈派人咨询即帝位仪式,遭颜真卿唾骂,白发老臣的忠烈铁骨,震动了叛军将领。颜真卿被囚禁两年后,预料自己会遇害,亲自写下遣表、墓志和祭文。因为始终坚贞不屈,77岁的颜真卿在蔡州被李希烈缢杀,天下为之哀恸,尊称他为“颜鲁公”。
颜真卿历经唐玄宗、肃宗、代宗、德宗四帝,多次宦海沉浮却宠辱不惊,居庙堂之高而为帝君分忧,恪尽职守。处江湖之远则为百姓谋利,造福一方。他一生的作为与其良好家风有密切关系,他的六世祖就是留下中国第一部最完整规范家训《颜氏家训》的颜之推,《颜氏家训》崇尚读书、尊崇贤者、重视品德和才能的培养。颜真卿谨承家风,好学守礼,不仅学识渊博,而且有能力有作为。而他刚正无私、忠心报国的高贵品格,更令世人敬服。当他被李希烈囚禁时,与儿辈的往来书信,也始终谆谆教导要严守家规、体恤孤贫。《新唐书》中评价颜真卿:“立朝正色,刚而有礼,非公言直道,不萌于心。”
受优良家风的影响,颜真卿宗族中贤能甚多。他的族兄颜杲卿颇有才干,处理政务纲举目张,井井有条。安史之乱中,颜杲卿为常山太守,与颜真卿共同抵抗叛军。他设计诛杀多名叛将,并且传檄周边郡县,其他郡县纷纷效仿。后来常山城陷,颜杲卿与儿子、部下一同被俘,在洛阳被安禄山施以肢解钩舌酷刑仍坚贞不屈,痛骂叛贼,惨烈就义于天津桥上。南宋文天祥在《正气歌》中写道:“为张睢阳齿,为颜常山舌。”
由颜真卿的人生轨迹可以看出,家风成就的不仅是一个家族的荣辱兴衰,而且对社会和国家也会有深远影响。譬如颜真卿、颜杲卿兄弟和其子孙,贤能兼具、忠心卫国,哪怕几岁的幼童,面对如狼似虎的叛将,也毫不畏惧,无一背叛国家。